说到电视剧《奋斗》,朋友们都加以推荐,值得一看。但在欣赏的过程中,听到了许多关于评价剧中角色和导演编剧的言论。看完以后,在百度的贴吧里又看到各种各样的评价。
其实就我而言,看到一半时听朋友说,剧情太垃圾,男女角色太无聊……等等,当时我也这么觉得,其中的确是看得我很郁闷,很窝火,都不知道自己在干嘛,是不是也该奋斗了?呵呵,当然还是憋足了气看完。看完后不禁想了很多,回味了很多的场景……。在这个过程中,我发现了很多的东西,与贴吧里的却孑然不同,我看了贴吧,似乎想几次找到与我有同感的伙伴,但没有,觉得很孤独……
单从大众的审美观看吧,的确,我承认,《奋斗》的剧情是格格不入,说到男一号陆涛,的确是有不齿,有一个海归富有的亲生老爸,一个处级干部的养父,一个有钱的富家小姐,一个又穷又漂亮又自信的女孩,一帮有义气的哥们……,哪有这样的剧情叫“奋斗”?简直不是常人所理解的。我们在欣赏观看《奋斗》的同时,都不知不觉的把个人的角色融入剧情中,想想,看看自己所经历的和所处的环境似乎有相似之处?剧情是跌宕起伏,有时心潮澎湃,有时沉思冥想,有时感叹现实无奈,真的,到是没有向大多数人那么极端的看法,就我个人而言,在观后的几个小时而言,我是想了很多,而且和他们不一样……
我也是80后的一代,单从我认识80后这个词,我想似乎应确切的放到85后,因为前5年的兄弟姐妹是一个坎,尤其是80、81的兄弟姐妹,那与88、89年的小弟弟,小妹妹可就是两回事,不日而语……。就目前看来在处在83年我,感受是很多的……
作为80后的一代,毕业后就参加工作,其实是一件很幸运的事。没有费多大的劲便找到一个可靠的工作,相对于现在的就业形势来说,不是一件乐观的事。看了《奋斗》,觉得我个人少了很多奋斗,都没有靠自己的能力趁着年轻去冲去闯,就如剧中一句比较经典的话“我年轻,我怕谁”呵呵,哎……其实就是现实的无奈,埋没了很多的人……
陆涛:一个比较成功的例子,有一个创业的好条件,富爸爸,权爸爸,漂亮妹妹,有能力,有梦想,有干劲……
向南:一个典型的南方男人的性格,北京男人的脾气……
华子:北京实用型的男人,处于底层,稳打稳干的男人
猪头:北京典型说大话,想做大事,能成功的社会混混……
徐志森:海归北京财大气粗的事业型成功男人
陆亚迅:典型的清官,死脑筋的中年男人
夏琳:一个又穷又漂亮又能干懂得爱情的女人
米莱:一个富家小姐,只为爱情而奋斗的小女孩……
杨晓芸:爱慕虚荣,家庭泼妇型的早婚少女
露露:一个外地姑娘,向往北京生活的北漂女人,
方灵珊:天真烂漫的富家小姑娘
杨晓芸她妈:典型的社会中年妇女,摊小便宜,只为钱的中年妇女……
夏琳父母:社会案例,中国式的婚姻
向南父母:平民阶层的父母
华子父母:甘为儿子付出的父母
米莱爸、方灵珊爸:大款、生意人、生意头脑……
等等,这些人物的塑造,我个人认为编剧,导演把整个社会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和经历,都放到一部短短的电视剧中,其表现出社会的各个层面所奋斗的意识,不管成功与否,只有奋斗,才能表现出我们生活中的烦恼,奋斗用贬义来解释,无非就是欲望,在达到欲望的过程中是会四处碰壁、头破血流、人情冷暖……社会的现实与世俗的无情,编剧用这样的手法来反映社会的一个小的角落,无非是想告诉我们的是:这就是生活,贫穷和富有,奋斗和退缩,社会与世俗……。对爱情的描述是太过现实,一见钟情、寂寞空虚无奈、势利等等,无处不是对生活的翻版与刻画,太多人性化的缺点无疑都在这部电视作品中体现。
我们不应抱怨陆涛的生活坏境,露露的奋斗目标,徐志森的头脑,我们则更理解的是:在我们这个社会有条件好的和条件坏的;有爱你和你爱的;有容易的有复杂的;有情有义和无情无义的……。我们实在是应该了解现实的社会,理解生活中的真谛,活着不是为自己,也不为家人,实质上就是社会的一种现象,因为我们都是社会世俗的产物。用眼去观看,用心去聆听,用爱去关怀,用行动来奋斗。
个人观点,如有不当,尽请原谅。

- 我的微信
- 扫一扫
-
- 我的微信公众号
- 扫一扫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