乡情 – 湘妃竹

09/1020:54:00 发表评论 564 次浏览

泪竹顾名湘妃竹,寓意难解难分。

泪竹简介形态特征
  泪竹即“湘妃竹”,亦称“斑竹”,竿部生黑色斑点。这种竹子生长在湖南九嶷山中,九嶷山,又名苍梧山。泪竹为湖南永州九疑山特产。

乡情 - 湘妃竹

中小型竹,竿高达5-10米,径达3-5厘米。竿环及箨环均隆起;竿箨黄褐色,有黑褐色斑点,疏生直立硬毛。箨耳较小,矩圆形或镰形,有长而弯曲之遂毛。箨叶三角形或带形,桔红色,边缘绿色,微皱,下垂。每小枝2-4片,叶带状披针形,长7-15厘米,宽1.2-2.3厘米。叶舌发达,有叶耳及长肩毛。笋期5月-6月。是我国竹家具的优质用材。
生态习性
  适应性强,对土壤要求不严,喜酸性、肥沃和排水良好的砂壤土。
园林用途
  常用于园林绿化中,其秆可制作工艺品。为园林中优良观赏竹种。
繁殖培育
用分株法于春至夏季进行繁殖,可直接栽植于浅水的池土中。也可将苗株盆栽,再放入池水中,盆面浸水5~1Ocm,池水不能太深。

化竹的公主
  在中国的历史传说中,只有两个女子,有化竹的遭遇。她们就是尧帝伊放勋的一对女儿:伊娥皇伊女英。她们有一个共同的丈夫,就是舜帝姚重华。当然,在她们生活的公元前两千二百多年时,还没有“公主”这个称呼。不过,不管怎么说,娥皇女英姐妹,从身份的真实意义上来说,是不折不扣的公主。
舜的部落是黄帝第九世后裔,当时他和尧帝伊放勋的势力范围都在如今的山西境内。
  传说中,舜帝“目重瞳子(每个眼眶里都有两个黑眼珠),龙颜大口,黑色,身长六尺一寸”。是个壮硕墩实、长得有些奇异的黑汉子。虽然外表算不上英俊,但是身体倍棒,会种庄稼会捕鱼打猎,还会制作陶器,更有高雅的业余爱好,会弹琴(想来劳作之余,丈夫弹琴,妻子歌舞,感情与日俱增)。在那个物质条件简陋的时代,舜算得上是超级的好男人了,更何况他还是部族将来的首领。所以三人婚后的生活是很幸福的。

神话传说

乡情 - 湘妃竹

湘妃,相传尧舜时代,湖南九嶷山上有九条恶龙,住在九座岩洞里,经常到湘江来戏水玩乐,以致洪水暴涨,庄稼被冲毁,房屋被冲塌,老百姓叫苦不迭,怨声载道。舜帝关心百姓的疾苦,他得知恶龙祸害百姓的消息,饭吃不好,觉睡不安,一心想要到南方去帮助百姓除害解难,惩治恶龙。
  舜帝有两个妃子——娥皇和女英,是尧帝的两个女儿。她们虽然出身皇家,又身为帝妃,但她们深受尧舜的影响和教诲,并不贪图享乐,而总是在关心着百姓的疾苦。她们对舜的这次远离家门,也是依依不舍。但是,想到为了给湘江的百姓解除灾难和痛苦,她们还是强忍着内心的离愁别绪欢欢喜喜地送舜上路了。
  舜帝走了,娥皇和女英在家等待着他征服恶龙、凯旋的喜讯,日夜为他祈祷,早日胜利归来。可是,一年又一年过去了,燕子来去了几回,花开花落了几度,舜帝依然杳无音信,她们担心了。娥皇说:“莫非他被恶龙所伤,还是病倒他乡?”女英说:“莫非他途中遇险,还是山路遥远迷失方向?”她们二人思前想后,与其呆在家里久久盼不到音讯,见不到归人,还不如前去寻找。于是,娥皇和女英迎着风霜,跋山涉水,到南方湘江去寻找丈夫。

乡情 - 湘妃竹

斑竹,二妃走啊走,翻过了九十九座大山,涉过了九十九条大河,一直走了九百九十九天的路,来到了九疑山,她们沿着大紫荆河到了山顶,又沿着小紫荆河而下,踏遍了九疑山的山山水水,每个山村,踏遍了九嶷山的每条小径。一路上,问樵夫:“大哥啊,看见舜帝了吗?”樵夫摇头;问渔翁:“大伯啊,舜帝在哪里?”渔翁摇头;问牧童:“小弟阿,舜帝往哪里去了?”牧童也摇头,得不到舜帝的消息。二妃急得大声呼喊:“舜帝啊,你在哪里?”九疑山受了感动,群峰齐声呼喊:“舜帝啊,你在哪里?”九疑山神受了感动,化成一位老公公来到二妃面前说:“钟情的姑娘,跟我来吧!” 二妃跟着老公公来到三峰石,只见一座珍珠垒成的大坟墓,辉煌灿烂,周围翠竹环绕,竹尾垂地,扫帚般将墓地扫得干干净净。老公公将舜帝愤斩孽龙,负伤身亡的事告知二妃,又说:“这便是舜帝的坟墓,他老人家从遥远的北方来到这里,帮助我们斩除了九条恶龙,人民过上了安乐的生活,可是他却鞠躬尽瘁,流尽了汗水,淌干了心血,受苦受累病死在这里了,九嶷山上的一群仙鹤也为之感动了,它们朝朝夕夕地到南海衔来一颗颗灿烂夺目的珍珠,撒在舜帝的坟墓上,便成了这座珍珠坟墓。三块巨石,是舜帝除灭恶龙用的三齿耙插在地上变成的。”说完就不见了。娥皇和女英得知实情后,难过极了,二人抱头痛哭起来。她们悲痛万分,一直哭了九天九夜,她们把眼睛哭肿了,嗓子哭哑了,眼泪流干了。最后,哭出血泪来,也死在了舜帝的旁边。
  娥皇和女英的眼泪,洒在了九嶷山的竹子山,竹竿上便呈现出点点泪斑,有紫色的,有雪白的,还有血红血红的,这便是“湘妃竹”。竹子上有的像印有指纹,传说是二妃在竹子抹眼泪印上的;有的竹子上鲜红鲜红的血斑,便是两位妃子眼中流出来的血泪染成的。
  传说天帝因为姐妹的痴情而怜悯他们,依生前身份的不同,舜帝被封为湘水之神,号曰“湘君”,娥皇女英则为湘水女神,号曰“湘夫人”。湘江边沾着这对姐妹思夫泪痕的斑竹,因此被称为“湘妃竹”。这雅致的花纹,加以神奇的传说,使得湘妃竹成为历代文人骚客吟咏的重要题材。伟人毛泽东亦有“斑竹一枝千滴泪”之吟咏。
  陈鼎《竹谱》称“潇湘竹”“泪痕竹”。竿部生黑色斑点,颇为美丽。是我国竹家具的优质用材。《阵物志》:“尧之二女,舜之二妃,曰‘湘夫人’,舜崩,二妃啼,以涕汨挥,竹尽斑。”《群芳谱》:“斑竹即吴地称‘湘妃竹’者”。
注:《阵物志》所言尧之二女,舜之二妃,以及其他著作中湘妃、潇湘妃子、湘君等指娥皇和女英二人。西汉刘向《列女传》有:有“虞二妃者,帝尧之二女也。长娥皇,次女英……娥皇为后,女英为妃……死于苍梧,号曰重华。二妃死于江湘之间,俗谓之湘君……”从列女传可得知,所云潇湘妃子为娥皇、女英。

描写湘妃竹的诗词
  毛泽东曾写过“斑竹一枝千滴泪”的名句。
  湘妃墓前20米外立有一对引柱,上刻对联云:君妃二魄芳千古,山竹诸斑泪一人。
  唐•李贺《李凭箜篌引》:湘娥啼竹素女愁,李凭中国弹箜篌。

同名乐曲
  《湘妃竹》,崔君芝曲。崔君芝演奏。演奏乐器为箜篌。

古书《博物志》载:“舜二妃曰湘夫人舜崩,二妃以涕挥竹,竹尽斑”,乐曲以琵琶套曲《塞上》中《湘妃滴泪》的旋律为素材,加以发展变化,成为一首箜篌独奏曲。描绘了洞庭湖畔湘妃竹林秋晓、晓晴的景色,用雅洁坦荡的音乐内涵,歌颂了竹子的高尚气节。

  • 我的微信
  • 扫一扫
  • weinxin
  • 我的微信公众号
  • 扫一扫
  • weinxin

发表评论
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